新闻动态 / NEWS
|
海上画派的前世今生时间:2024-10-20 第一次鸦片战争导致上海开埠 满清王朝在对英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败落后,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等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1843年11月17日正式开埠。1845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上海英租界,1848年以虹口一带划为上海美租界。上海开埠后,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涌进长江门户,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从此,上海进入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从一个原属江苏省松江府的不起眼的海边县城开始朝着远东第一大都市前进。 (开埠前的上海地图) 太平天国运动使得上海的财富和人口与日俱增 19世纪中叶,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于1853年3月29日定都天京(南京),江南一带的缙绅、地主和富豪纷纷逃至上海以避兵祸,导致上海的财富和人口与日俱增。 上海经济发展迅速繁盛,工商业的发展使这里成为新的绘画市场,吸引了江浙一带专业画家。云集在上海的画家,师承不同,各有专长,虽有受“小四王”、“后四王”影响的名家,但是居于主流地位的画家,则是被称为“海派”的群体。“海派”善于把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又从古代刚健雄强的金石艺术中吸取营养,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将明清以来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强烈的色彩相结合,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开埠后的上海街景) 海上画派发展情况 “海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张熊、朱熊、任熊算起,任熊、任薰兄弟及其学生任颐又合称“海上三任”,以任颐(任伯年)为高峰。海上画派后期代表人物包括虚谷、吴昌硕、赵之谦等,以吴昌硕为巨擘。 (任伯年肖像) 海上画派四大家 海派画家非常多,《海派绘画大系》中收录了足足有1600多人,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张大千、刘海粟、谢稚柳、陆俨少等人,还有一众不为人所熟知,但被黄宾虹视为名流的人物。不过,海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被称为“清末海派四杰”的任伯年、吴昌硕、虚谷和蒲华四人。 (吴昌硕肖像) 海上画派对后世影响 海上画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理念,对后世艺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一画派不仅在艺术创作上为后世艺术家打开了新的创作领域,激发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促进了绘画主题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海上画派的创立和发展对后世绘画世界带来了文化交流和艺术发展的推动。海上画派的艺术家们积极参与国际艺术交流与展览,与其他国家的艺术家进行深入的互动和合作,促进了艺术理念、技法和风格的交融,为绘画艺术的全球化提供了契机。 (任伯年代表作) 海上画派对当代中国画的影响同样显著,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丰富了当代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艺术家们从海派绘画中汲取灵感,探索技法、构图和题材等方面的创新,使得当代中国画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富有个性的艺术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