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NEWS
|
孙一钿:E时代“物”的异化与陌生时间:2024-10-20 2024年4月,法国奢侈品品牌Louis Vuitton与我国的一位90后艺术家进行跨界合作,这位女艺术家十分擅长绘画。她在2017年创作的《一双眼睛看两个世界(双联画)》于2022年在中国嘉德(无问西东-中国当代艺术特别专场)中以103.5万的价格成交卖出,刷新了自己的个人记录,这位年轻的女作家就是孙一钿。 (艺术家孙一钿) 灵感源于生活 1991年她⽣于中国浙江,这位极具天赋的女艺术家从4岁就开始接受艺术的熏陶,201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并于2018年获得同系硕⼠学位,现于清华⼤学⼈⽂学院攻读博⼠学位。她的创作灵感主要源于她的出生地温州,在那一个特定的年代,温州遍地的皮革厂、粗糙的塑料制品、充气玩具、时代感的配色、材质和触感都给她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大四那年经历了创作上的重要转折点,那年她去了义乌,铺天盖地的商品深深触动了她的心灵,回去之后她开始将廉价的、暴力生产的物品,搬上画布,采用极为古典的技法、光影、色彩做逼真的刻画。“人造物”系列由此诞生,在这个人人都喜欢精美器物的年代,她选择背道而驰,摆上画布的“充气娃娃们”还是像孩子玩具的同时,更多了几分冷酷以及不安。她想通过这种风格引发人们对当今世界物的价值、以及消费主义的探讨、关注与思考。 (作品《美元兔》) 亲民的创作风格 因此孙一钿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鲜明的主题性博得人们的喜爱,她偏好使用高饱和度的颜色并经常在单幅作品中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这样的色彩运用不仅在视觉上极具吸引力,还能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她特别擅用荧光色,在暗淡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出,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孙一钿的作品中常常融入卡通化的图形,比如可爱的小动物或夸张的人物形象,这些图形与作品的主题紧密相关,同时也增添了一丝幽默感。这也与她对她作品的期望一样,希望它们与观众是没有距离感的,起码在观感上不会受到伤害。 (作品《煮不熟的鸭子》) 在黄昏时起飞 2015年至今,她的作品在多个画展上被展示,她自己也举办了很多个人展览,其中令人们觉得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她2021年在上海BANK画廊举办的“在黄昏时起飞”,这个展的名字来源于黑格尔说的一句话“密涅瓦的猫头鹰,只会在黄昏的时候开始飞行”,比喻所有的反思,只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发生。而孙一钿通过自己的作品试图捕捉这种“黄昏时刻”,整个展厅围绕主题采用黄昏时候灯光布景,且大多数的作品线索都是靠灯光串联起来,每张画的光线来源和色温都是不一样的,如《密涅瓦》这幅画中的女神,是通过曝光灯强光的照耀所形成的结果。展览中,孙一钿通过一系列色彩斑斓的作品探索了现实与想象之间的边界。孙一钿运用了多种材料和技术,如丙烯、荧光颜料以及数字媒体,创造出既具有传统美感又不失现代气息的艺术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它们还承载着深刻的哲思和对当下社会现象的反思。 (作品《在黄昏时起飞》双联) |